这时朋友问他,日本招陪练兼教练,愿不愿意去?他本能地排斥,再说,自己还年轻,还想打高水平的联赛,不想当教练。回去再一想,“不去你能干嘛啊?”朋友支招,“你先去一年,第二年再去德国,将就一下”。就这样去了大阪MikiHouse企业俱乐部。
还有在东京东池袋经营着“中国卓球”教室的孟祥瑞。1990年代,他退役前所在的辽宁队搞支援国外,教练会突然消失个一年半载,回来之后,带的球拍、胶皮、运动服都是最好的。“一问去的什么地方,日本。我也要去,我也要像我教练这样。”
于是他通过中日乒乓球界桥梁性的人物罗武汉联络出国任教的事,新泻县的体育协会每三年轮替一个重点项目,刚好1996年轮到乒乓球,需要年轻教练。“根本没有人来面试我,直接就签了,和政府签的,让我来新泻县县厅,为县里教高中生,备战日本的国民体育大会”。
初来日本的待遇都很好。日产汽车不仅有诚意,而且大手笔,李隽到了日本,吃穿住行都不需要操心,还有一个专职翻译。合同期是两年,期间她一场球没输过。期满后,她进入日本淑德大学学习营养学,并结识了从国内来做贸易的丈夫,结婚生子后便留在了东京。新泻县县厅给孟祥瑞六百万日元年薪,每天规定的工作时间却只有4小时,而且只需要专注培养有潜力的小球员。
“要是回北京,肯定比现在舒服多了”,但是李隽仍不止一次假设,“这儿什么都靠自己”。
儿子不满一岁,李隽着急复出比赛,“下队十年,还是不输球”,拿到了日本全国锦标赛的冠军。那时,小福原爱刚转成人组,在李隽这儿一局连5分都拿不了。改名小山智丽的何智丽也还在打。
在一场特别安排的对抗赛中,36岁的何智丽赢下了12岁的福原爱,心直口快的“乒乓女皇(日本媒体语)”赛后对媒体表示,像“神童”福原爱这种水平的球员,中国至少千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