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致使大量企业或倒闭或裁员。刚毕业的学生们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很多人只能靠打零工度日,有的人甚至从此不再迈出家门,与社会隔绝。这些人有一个专属的称谓——“就业冰河期”一代。
如今,这些人已人到中年,他们处境如何?
“就业冰河期”一代的出现
“就业冰河期”大约出现在1993年到2005年。这一期间,长期的经济低迷导致的就业难逐步成为日本的一大社会问题。
当时,企业大幅减少应届毕业生的招收人数,导致企业中正式员工的比例逐步减少,而无固定职业者、派遣等形式的非正式员工越来越多。
事态发展至2005年前后似乎有些转机。随着出口产业的发展、“婴儿潮一代”的退休,不少新岗位应运而生,“就业冰河期”短暂消失。
不过好景不长,受2008年“雷曼事件”影响,经济又开始低迷,不少企业又开始减少招人,刚毕业的年轻人们遭遇到又一波“就业冰河期”。
“就业冰河期”是日本就业杂志《就职Journal》1992年11月号所创造的一个新词,还曾入选1994年第11届新词及流行语大奖的审查员特选造词奖。可见,“就业冰河期”对当时的日本社会所带来的冲击之大。
在职业介绍所查阅信息的就职者。
2000年拍摄于涩谷(出处:朝日新闻网站)
“就业冰河期”一代的尴尬
每年3、4月份,日本的地铁里经常能看到齐刷刷身穿黑色西服的20来岁的年轻人。他们当中,很多人是每天辗转各大公司面试的应届毕业生。能否找到满意的第一份工作,对于日本毕业生格外重要。
一般来讲,日本企业只将大学应届毕业生招收为正式员工,并做重点培养。对于毕业生来说,这也是他们是否能拥有公司正式员工身份的最主要机会与渠道。这样的企业文化深刻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心态。特别是男生,如果能进入一家财力雄厚的大企业,受到企业的重点培养,按照公司内部的职业通道不断提升,收入也会随着职位的晋升得以逐年提高。这就是日本职场特有的雇佣晋升体系。
换言之,毕业生如果没能成功踏入企业所搭建的职业轨道,错过成为正式员工的机会,日后再想成为正式员工就并非易事了,工作与生活都难免困难重重。
很不幸,赶上“就业冰河期”的大学毕业生们,就遇到了这样的困境。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