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理事、副会长松野丰(照片由本人提供)
中国日报东京7月21日电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回落,中国经济开始由常态转变为新常态。中国经济的这一质的转变对于在中国的日本企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理事松野丰说,中国与日本之间有着巨大的贸易交易量,从中国的经济规模来看,经济增长减速对日本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中国的汽车、家电、电力、原材料产业等制造业,它们所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制造设备的需求量减少,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很大。
日本是内需主导型经济,出口等外需所占比例在发达国家中属于较低水平。松野指出,那只是看到了日本国内的GDP。日本企业在中国或东南亚国家制造产品,并将这些产品从制造地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日本的对外纯资产位居世界第一。实际上,一直支撑着日本经常赤字的就是企业在海外业务的红利。因此,如果中国这个经济大国的经济减速下行,日本企业的海外业务必定也会缩小,而且日本向中国或东南亚国家出口的附加值零部件的需求也会减少。所以,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仅靠两国间的贸易关系无法判断。
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转型。松野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及结构转型使外资企业分级,日本企业正在将制造据点从中国转向东南亚等地区。因此,来自中国的进口规模也正在缩小。中国制造业增长减速,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产品零部件和生产资料的需求量也已经减少。
他说:“日中经济贸易关系的变化单纯是世界与中国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的,与日中关系等政治因素几乎没有关系。”
他认为中国实行的“新常态”经济政策不单纯是为追求经济中速稳定增长的数值。“它的目的还包括: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也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附加值型。”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