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客观来说,2小时18分48秒的成绩实在谈不上出色。2004年,中国顶尖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就已经达到2小时11分的水平。中国马拉松男子纪录则是仁龙云在2007年创造的2小时08分15秒,这一纪录此后再无人能够接近。
多布杰的这枚铜牌,更多的是来自智取而非硬拼。比赛中,第一集团几位冠军有力竞争者主动“放弃”追求成绩,采取削弱对手的战术——一旦领跑就故意进行变速跑,让跟随者被动变化引起不适,这样特别消耗体力。
消耗他人也会消耗自己,冠军获得者日本选手井上大仁今年个人最好成绩是2小时6分54秒,足足比他在亚运会上的夺冠成绩快了将近12分钟。
不顾成绩只要名次,常出现在像奥运会、亚运会等大赛中——毕竟此类赛事四年一届,且参赛名额十分有限,不像大满贯赛事那样既不限制名额,又有兔子领跑。
多布杰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当天始终跟在队伍后方尽量保存实力,最终利用后程冲刺能力强的优势,超越另一位日本劲敌园田隼人,获得铜牌。
中日男子马拉松差距明显
“尽管多布杰拿到了亚运会第三,但并不代表他已经具备亚洲第三的实力。”前国家中长跑青年队主教练李国强告诉记者,目前在亚洲范围,日本男子马拉松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优秀男选手近年来层出不穷,已呈集团军优势。
2018年东京马拉松,男子前10名的选手中竟有6名是日本跑者,且均跑进2小时9分。目前中国最顶尖的男子马拉松选手,也只能跑到2小时12分左右。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业余和职业两条腿走路,使日本马拉松人才源源不断。”业内人士早有分析,日本能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马拉松跑者,依靠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跑步热”。用正确的方式利用这股“热”,使越来越多的业余跑者们“进化”为了顶尖高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