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高清大图
01
当你不停的经历着失败,最恶毒的攻击就会接踵而来。
在刚结束不久的世界杯淘汰赛阶段,日本国家队在先进两球的情况下被比利时顽强的连扳三球遗憾出局;而在之前的小组赛里,韩国队在最后一轮里更是直落两球,带着打败卫冕冠军德国队的荣誉昂首离开。
替换高清大图
同为东亚强国,日本队惜败、韩国队抢胜,中国队却只能在家看球,不得不说差距真是太大了!
那么,只有30多万人口的冰岛也能进世界杯,只有400万人口的克罗地亚也能获得世界杯亚军,作为泱泱大国、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为什么不行? (万幸的是,还有印度陪我们。)
第一种说法,人种劣根性论。
由于中国男足经常输球,且输球输到不断挑战球迷的下限,所以不少人提出中国人根本就不适合踢足球:大到说亚洲人肌肉不如欧美人强壮不适合,再到说中国人只适合玩小球不能玩大球不适合,又到中国人阶层阴谋论,认为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踢球的说法都有。
而这三种说法里,第一种已经被日、韩、伊用事实说明,第三种在徐根宝的青训成功下也被打脸,唯独第二种则是仍然大有市场。有不少人认为中国人不团结只能玩玩乒乓球这种小球运动,对于足球这种大型团队配合的运动将会是永远也玩不好!
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历史没学好。早在1917年5月9日,日本队首次参加远东运动会就被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队5:0血洗,并且从此开启了长达67年“逢中不胜”的悲惨历史;而在1913年到1934年共计举办10届的远东运动会上,中国队一共获得了9冠一亚的佳绩,中国球员李惠堂更是在当时被世界公认为与球王贝利齐名的“亚洲球王”。
所以,质疑中国人种不行的,都可以洗洗睡了。
第二种主流的言论则是中国缺“青训体系”。
每次中国队比赛惨败,就有人跳出来总结,中国没有建立完备的青训体系,真正的足球人口太少等等,仿佛只要建立青训体系和各级阶队就可以包治百病。
而且这个观点还有事实例证,德国在2000年欧洲杯失利后,德国足协制定了一个十年青训计划,通过建366个青训中心覆盖全国使得有8000多名年轻球员被选拔到前三个级别联赛的青训队,并在2014年最终实现捧杯的梦想。
可问题来了,如果答案就这么简单,为什么国家和这么多有实力的企业没有意识到并且身体力行的去照着做呢?
说明只是单纯的总结青训还是不够接近问题的本质。
02
从足球行的国家,知道中国男足为什么不行。
要回答中国男足为什么不行,我们还得先来看看哪些国家的足球行。
世界上足球踢得好的国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工业体系完善的发达国家,比如英国、西班牙、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这姑且可以称为“欧洲模式” 。
这些欧洲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产业化足球运作体系。由于本身整体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即使很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保障,所以这些欧洲国家的足球人口在选材的时候相当于只有良品以上的选择;同时这些欧洲国家在和足球相关的球星挖掘、球员交易、球队管理、球场建设、协会运营、资本运作等等已经形成非常完备的产业体系,整体就像已经构建成了一个大的运转机器,每个后来的人只要各司其职,就可以把这台机器运转的很好。
替换高清大图
还有一种足球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则是像阿根廷、巴西、智利为代表的南美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贫富差距极大且阶层固化,整体国家的工业体系特别落后。所以,南美模式 的核心要素是附庸于欧洲模式的“原材料输出”——国家输出足球人才,个人售卖足球生涯,比如梅西就是从阿根廷送往西班牙巴塞罗那的。
那么为什么欧洲会需要南美输送足球人才呢?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的团队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棒球型团队,第二种是网球双打型团队,第三种是足球型团队。而足球型的特点是每个队员和其它队员必须相互配合,所以足球这项运动对于人要求是比较高的,这就需要足球人才不断提供“货源”和优化提升。
而南美洲自己由于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又是典型的资源丰富区域,不得不在经济上依附欧美列强成为了欧洲的资源矿,而个人的贫富差距大让人们想出头就得依靠像足球这样少得可能的机会。所以,经济的地位差距,国内的贫富差距双重叠加让南美模式非常依赖欧洲模式,足球只不过是其中典型的一个领域罢了。
不过,过度依赖天赋的南美在足球日益精密发展的今天,也越发容易陷入依赖资源的恶性循环,比如本次世界杯进入四强美洲国家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相信未来世界主流的足球国家竞争体系,也越来越会由美洲和欧洲的“二人转”,变成欧洲一家独大的“独角戏”。
所以,综合起来看,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也就很好理解了:
中国既没有欧洲完备的足球产业化运作体系,也不至于像南美那样要依附列强进行人才原材料输出。
事实上,中国足球现状就像是中国经济的缩影:表面被称作制造业大国,但没有高精尖的知识专利和核心设备依赖进口;而中国足球表面上中超联赛一片繁荣,但实质上足协官办未完成分离缺乏市场化运作,球场管理不规范,球员不自律,假赌黑现象尚未绝迹等等问题频频出现。
所以,像中国这样的一个“低端的足球产业体系”,当然不能与欧洲机器、南美天赋去竞争了。
03
中国男足不行,我要怎么办才行?
既然人种没问题,我们试着来回答一个终极拷问,中国男足什么时候能进世界杯?
先来看一个成功的例子。
很多人以为日本足球的腾飞是学的巴西,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面,日本足球整体的产业运作体系学的是欧洲模式,只是由于亚洲人体素质弱小所以在技术风格上学习了巴西而已。
早在1992年,日本足球教父川渊三郎就取经于欧美足球联赛制度和规则筹划建立了日本人自己的J联赛,并且由此构建一整套“以职业联赛为中心”的足球产业体系。 当时日本在联赛层坚持严控标准:
俱乐部必须拥有至少12名职业球员,确保拥有可自由支配的可容纳观众人数达1.5万人的足球场,要求建立球员梯队体系,足球教练必须持有资格证书,禁止企业冠名球队以形成长期稳定的球迷文化等等。更可贵的是,日本特色的漫画文化还衍生出了《足球小将》这样与《灌篮高手》、《棒球英豪》并称为日本运动类漫画三大标杆的作品,无形又进一步强化了足球的软实力。
依据日本足球协会数据,截至到2017年日本注册球员共有915306人,注册球队数量28210个,相比1979年分别增长3.34倍和2.18倍。而这样的成功,不是单纯的在技术上学习巴西,也不是简单的去建立有奉献精神的青训体系,而是全盘布局、以产业思维构建日本自己的足球产业帝国。
所以,再回味一下中国现在不能进入世界杯,就真是“太应该、太合理”了。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没有建立产业体系的中国足球,足协会莫名其妙的按“科学流程”选择佩兰带队打世预赛,然后成绩不佳临时救火选拔高洪波;而到选择场地时则会分散到多个城市,时不时还要寄希望于“高原优势”;而比赛中中国球员强如武磊也会不聪明的闷头狂奔等等,像这类不够职业的问题表现数不胜数。
所以抛开国家立场,让这样没有足球产业体系的球队进入世界杯,对于众志成城的冰岛,对于血拼到底的克罗地亚,对于敬业勤奋的C罗,对于满场飞奔的梅西,其实反而是极其不公平的。
而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今天的中国队在孙兴慜缺阵,世界名帅里皮加持,主场作战等各种主客观情况下才能勉强胜一场几十年不胜的韩国,让我们自己掂量以这样的实力进入世界杯会怎样,我们难道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而如果中国打败或者战平全主力的韩国已经成为了常态,世界杯又怎么会离中国太远呢?
客观看清中国足球水平,从根源上搞明白足球发展的规律,而不因一场比赛的胜负就把球员吹上天或者贬入地,才是一个中国球迷应有的作法。因为,
事情的本身不重要,你如何看待这个事情才重要。
对于四年才得见一次的世界杯,
对于孱弱的中国足球,
既然做到不被中超虚胖形象所迷惑,
也不被落后的足球产业水平而绝望,
才是我们难能可贵的一场思想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