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两则引发热议的新闻,一则是源自自媒体的乌龙翻译,另一则则是报道失实。
近段时间,外媒报道的两则新闻刷了屏,一则是美国政府为在华美企提供100%的搬家费,要求美国企业搬回美国;另一则是,日本政府也要求在华的日本企业搬回日本。
消息一出,便有不少人开始担忧,这些外资企业真的会搬走吗,中国的产业链是否会因此出现断裂,中国制造业是否会受到影响?
两则新闻竟都是乌龙
4月9日,彭博社一则题为“Kudlow says U.S.should allow firm‘100%immediate expensing’”的新闻刷了屏,不少自媒体将其翻译为,“美国要求企业撤离在华工厂,美国政府承担100%的搬迁费用”,瞬间就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表示,彭博社新闻中的标题用了“should”一词,是祈使句的用法,这仅表达了美国政府的一种希望和愿景,而非美国政府强制要求在华美企搬迁回美国。
而在此前一天,彭博社的Japan to fund firms to shift production out of China”(日本将资助企业把产能撤出中国)一文已经引发了热议。
然而,《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日本政府官方网站找到的这份名为《应对新冠病毒的经济措施》文件中,在30-31页里有关供应链转移的内容里并没有出现“中国”二字,亦或是政府要求日本企业从中国转移的相关内容。文件中只提到日本政府认为,目前日本在外的产业链不可以只是集中依赖某一国家,日本希望自己的产业链可以更加的多元化。
这两则引发热议的新闻,一则是源自自媒体的乌龙翻译,另一则则是报道失实。
美国为何急着要企业搬走
虽然两则新闻并不具有足够的真实性,但美国政府想要在华美企撤出中国市场的动机却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低失业率”一直被其视作引以为傲的政绩。然而近段时间,受到疫情影响,美国失业率正不断飙升,3月美国非农业就业岗位就锐减了70.1万个,失业率也从2月的3.5%升至4.4%,月度增幅为0.9%,创1975年1月以来美国失业率最大的单月增幅。美国劳工部表示,有些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就业状况没有被合理归类,3月份真实失业率可能已经达到5.4%。
正因如此,杨水清认为,“美国的失业率数据存在滞后性,疫情影响远未充分体现出来。美国疫情严重,目前暂不能复工。因此,美国希望能够通过产业链的回迁,解决目前的失业问题,失业率的攀升也是当前美国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而解决了就业问题,也才能更好地解决美国的消费问题。”
此外,目前美国还面临着高额的赤字问题,杨水清表示,美国政府认为工厂回迁,还可以解决美国目前所面临的税收问题。
4月13日,跨党派的公共政策机构“负责任的联邦预算委员会(CFRB)”发表报告预测,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将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机构称,美国联邦政府今年的预算赤字总额将超过3.8万亿美元,占GDP的18.7%,是上一财年的4倍,目前美国已是负债累累。
最后,受到疫情的影响,欧盟国家一直想要将自己的产业链搬出中国,建立一条备份产业链。
杨水清表示,“目前,欧美国家普遍担心产业链安全问题。在深度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企业在整条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中国疫情严重导致很多原材料、中间产品不能按期出口到欧美国家,影响后续生产,欧美政府认为需要准备一条‘备用产业链条’,也就是所谓的‘去中国化’。”
“但目前欧美国家疫情严重,事情出现反转。中国作为主要的供给端,欧美国家作为需求端,随着疫情仍在加速蔓延,美国却出现了订单退回、工厂减产甚至倒闭、工人失业的现象。”
撤出中国有难度
面对政府所谓的“金钱诱惑”,这些在华的外资企业究竟会不会选择离开呢?
杨水清认为,“真正决定工厂能不能搬走是企业自己。1992年,美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到了2017年,美国企业就已经在中国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盈利收入。因此,从目前来看,我觉得美国工厂撤出中国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此外,杨水清还表示,“疫情过后,各国定会倾向于构建更独立、更完整、更安全的产业链。中国产业链的转移受前两年中美经贸纠纷带来的不稳定预期影响,部分企业已经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但中国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较东南亚国家有优势,加之产业链构建、备份、转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有机会将产业留下来,但同时也需要不断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减低成本,以及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从企业租赁的状况来看,目前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外资企业可能暂缓了进入中国的脚步,但这不意味着外资离开中国市场或是对中国市场缺乏信心。
戴德梁行高级董事、大中华区租户研究主管Shaun Brodie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纵观近期进行的众多企业信心调查结果,对于许多外资企业来说,中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和上海)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因而,只要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开始复苏,外资企业将继续寻求中国的各类商业地产空间,无论是办公空间、零售空间、工厂空间还是物流仓储空间,特别是在成熟的经济区域,如长三角,或成熟的商业中心城市,如上海。”
而摩根士丹利也在一份最新的观点中称,受到疫情的影响,企业其实更难搬出中国。首先搬迁意味着新投资,目前欧美经济受疫情的影响,估计需要两年才能恢复。其次,以TMT产业链为例,全球龙头企业几乎都认为,中国在复工的展现的管理能力,进一步验证了其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制造业优势。
记者 张者昂